【文字解讀】《淮南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提高我市2022年度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和特困人員救助供養標準的通知》
一、起草背景
按照安徽省民政廳、財政廳《關于印發<安徽省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員救助供養標準動態調整機制的指導意見>的通知》(皖民社救字〔2022〕64號)(以下簡稱《意見》)要求,綜合考量我市上年度城鄉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情況和省內其他市提高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員救助供養標準情況,經與市財政局多次會商,形成了我市2022年擬提高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員救助供養標準的方案,已征求各縣區人民政府意見,現提請市政府常務會議研究。
二、制定意義和總體考慮
社會救助工作關系困難群眾的切身利益,關系黨和政府的形象,關系社會和諧穩定大局。為進一步做好我市城鄉困難群眾基本生活保障工作,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及其他社會救助標準和資金投入的正常增長機制?!?o:p>
三、起草依據
《意見》要求:“確定‘十四五’期間全省各地農村低保標準年增幅不低于4.5%,城市低保標準年增幅不低于7%”。
《意見》要求:“城鄉特困人員基本生活標準,不低于上年度當地城鄉人均消費支出的60%,且原則上不低于當地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的1.3倍。
《安徽省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健全特困人員救助供養制度的實施意見》(皖政〔2016〕102號)文件要求:“特困人員救助供養標準包括基本生活標準和照料護理標準。特困人員基本生活標準不低于上年度當地城鄉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的60%確定?;旧顦藴拾ǜ骷壺斦a助資金、救助供養對象領取的基礎養老金、養老服務補貼、高齡津貼、承包土地收益、房屋租金等個人財產性收入等?!?o:p>
《意見》要求:“集中供養特困人員的全護理、半護理、全自理照料護理標準分別不低于當地上年度最低月工資標準的50%、30%、4%確定,分散供養特困人員的全護理、半護理、全自理照料護理標準分別不低于當地上年度最低月工資標準的35%、20%、3%確定?!?
四、研判和起草過程
我局根據我市經濟社會發展情況和上級相關文件規定,草擬了《關于提高我市最低生活保障和特困人員救助供養標準的方案》,并于2022年9月9日經局長辦公會審議通過,向市財政局、各縣區人民政府等11個相關單位征求意見,各單位均無修改意見。9月16日,我局將提標方案報市政府,提請市政府進行合法性審查,并于9月26日在市政府常務會議上匯報提標情況。經市政府常務會議研究同意后,以市政府辦公室名義印發了《淮南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提高我市2022年度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和特困人員救助供養標準的通知》(淮府辦〔2022〕8號)。
五、工作目標
實現低保、特困供養標準與經濟發展同步增長,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不斷增加困難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六、主要內容
市轄區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提高到每人每月725元,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提高到每人每月708元。
市轄區城市特困人員基本生活年財政補助標準提高到13800元/人。市轄區農村特困人員年基本生活標準提高到11050元/人,其中,分散供養特困人員年財政補助標準提高到7800元/人,集中供養特困人員年財政補助標準提高到9120元/人。
市轄區集中供養特困人員的全護理、半護理、全自理照料護理標準分別提高到每人每月750元、450元、60元,分散供養特困人員的全護理、半護理、全自理照料護理標準分別提高到每人每月525元、300元、45元。新標準從2021年7月1日起執行。
七、創新舉措
我市首次給全自理特困人員發放照料護理補貼。
八、保障措施
文件要求,各縣區政府根據市政府公布的標準,嚴格執行,切實做到應保盡保,及時、足額發放。
九、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加強業務指導。指導各縣區民政部門按照市政府提標文件要求,做好資金測算和籌集、系統調整,按新標準發放補助金,確保資金及時足額打卡發放。
二是深入廣泛宣傳。大力開展宣傳報道,通過行風熱線、淮南社會救助微信公眾號、政府信息公開網等多種方式充分宣傳,擴大政策知曉度。
十、政策咨詢渠道
政策咨詢部門:淮南市最低生活保障中心
聯系人:章丹虹
聯系方式:0554-6646950